〈AI生成創作〉
那日午後,東京微雨,六本木的行人撐著傘匆匆而行。
敬文與翔踏入國立新美術館的玻璃門,彷彿從紅塵轉進靜室,一瞬間萬籟俱寂。
高挑的大廳被自然光柔和包裹,當期展覽是「日展」——日本歷史最悠久、最具權威性的綜合美術展。涵蓋日本畫、洋畫、書、雕刻與工藝美術,是昭和時代延續至今的傳統與革新的交融。
「這裡果然氣場不凡。」敬文低語,眼神在淡墨水彩間流轉。
「嗯,日展雖年年舉辦,但能入選者仍寥寥。」翔一邊說,一邊取過導覽圖,自然地站到敬文身側半步。
他指著一幅畫面幽冷的水墨作品——《夜ノ浄土》。
「這是入江觀,現代日本畫家,擅長以傳統岩繪技法描繪內在世界。」
翔側過頭低聲補充:「師尊看他畫的蓮花,乍看空靜,其實底下的石青與群青染得極深——代表他心中的『未說出之念』。」
敬文看了片刻,點頭微笑:「畫者心意既深,觀者心靜則能聽見。」
翔嘴角一彎,輕聲應:「是。」
兩人繼續往前走,來到洋畫區。
「這幅——」翔停在一幅顏料厚重、色彩強烈的油畫前:「是榊原悠真的新作,他是關西畫壇新星,這次以布面刮刀技法畫出都市孤影。」
「畫題是《都市ノ聲》,您注意到了嗎?遠看像是抽象,但細看後方那排灰牆中藏了一位彎腰撿東西的老人。」
敬文定睛看了會兒,果然發現那近似暗影的細節。「這畫法……既表現『群體中的無名』,也把都市疲憊的氣與人交融。」
翔輕聲點頭:「所以他特意用燒焦調的赭紅與冷灰作底色,在當代畫壇算是異數。」
走過書法展區時,翔停在一件簡約卻極具氣勢的草書前。
「這是宇多田燈子,書壇裡少見的女性書家,曾學禪,後來以『一筆一念』為修行。」
敬文看著那字:「筆勢近似劍氣,有殺亦有慈。」
「……這是她在母喪後寫下的〈夢醒〉。」翔輕聲說。
兩人不再言語,只靜靜站在字幅前。
走到雕刻展區時,翔指著一尊木雕:「這是用一整塊櫸木雕出的《無面相》。作者山名誠一,是現代雕刻裡追求『無定形神明』概念的實踐者。」
敬文環視那雕像無眼、無口、無鼻,卻彷彿靜靜看著人的臉,沉思道:「這像是『道』在觀你,不是你在觀它。」
翔微微側身,看著敬文,眼神柔和而堅定:「師尊,這展覽裡……很多人都在用人類的方式描繪靈,只有您,是以靈的方式觀看人。」
那瞬間,展場的聲音彷彿退去,只剩筆觸與心音交織。
兩人走到一幅屏風畫前,是此次特別邀請展出的重頭戲——重現室町時代水墨精神的當代四幅聯作《風・林・火・山》。
翔靜靜站在旁邊說:「這是今川本紀流派的新作,是近年日展最受矚目的轉向。師尊,我覺得這組畫您會喜歡。」
敬文望著四幅畫,風起雲揚,林靜山立,火光伏動。每一筆,都如內功凝聚,氣場強烈卻不逼人。
「……這是修行者之心。」敬文低聲說。
翔輕輕點頭:「徒兒也這麼覺得。」
—
離開展館時,雨停了,東京的街燈倒映在濕漉漉的路面上。
翔撐著傘走在敬文右側,並未如平時一般走快半步,而是和他並肩而行。
「今天的畫……看起來都像夢。」敬文輕聲說。
翔看著師尊側臉的光影,溫柔應道:「那是因為師尊的心境太清明了,看什麼都像夢。」
敬文失笑:「那你呢?怎麼解釋你總是能一語道破畫中之真?」
翔眼裡浮出笑意,語氣溫靜:「因為徒兒一直跟在夢裡走,也跟著師尊走。」
—
那夜,東京不語,萬象皆靜。
六本木的美術館燈火仍未熄,畫作在牆上沉默不語,卻因那兩位身影的經過,悄悄記住了「靈」的模樣。
留言
張貼留言